50年代初期,商品紅外光譜儀問世,紅外光譜法得以開展,揭開了有機物結構鑒定的新篇章,到50年代末期已積累了豐富的紅外光譜數據,至70年代中期,紅外光譜法一直是有機化合物結構鑒定的最重要的方法,近十年來,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問世以及一些新技術(如發光光譜,光聲光譜,色-紅聯用等)的出現,使紅外光譜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紅外光譜儀的使用及固體、液體樣品的紅外光譜分析。
一、實驗目的
1.了解FT-IR傅里葉變換光譜儀的使用方法;
2.學習固體樣品壓片制樣的方法;
3.學習用ATR附件測定液體化合物紅外光譜的方法;
4.測定季戊四醇和環己酮的紅外光譜,了解如何從紅外光譜圖中識別基團以及如何從這些基團確定未知物的主要結構。
二、紅外光譜法被廣泛應用的優點
無論從儀器的普及程度,從數據和譜圖的積累來看,紅外光譜都占據重要的地位。
紅外光譜法的廣泛應用是由于它有下列優點:
1.任何氣態,液態,固態樣品均可進行紅外光譜測定。
這是核磁,質譜,紫外等方法所不及的。固體樣品可加溴化鉀晶體共同研碎或加石蠟油調糊進行測定,對不透光的樣品可作反射光譜測定,液體樣品可直接在結晶鹽片上涂膜或用適當溶劑配制成溶液裝入液體池測定,氣體或蒸汽則用氣體吸收池直接測定。
2.每種化合物均有紅外吸收,由有機化合物的紅外光譜可得到豐富的信息。
一般有機物的紅外光譜至少有十幾個吸收峰,官能團區的吸收顯示了化合物中存在的官能團,而指紋區的吸收則對化合物結構鑒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3.常規紅外光譜儀價格低廉(與核磁,質譜相比),易于購買。
4.樣品用量少。高級的紅外光譜儀用樣量可減少到微克數量級。
5.針對特殊樣品的測試要求,發展了多種測量技術。如光聲光譜(PAS),衰減全反射光譜(ATR),漫反射,紅外顯微鏡等。
三、外光譜儀的使用操作
a) 開機(順序:穩壓電源,光學臺,打印機,電腦);
b) 預熱,在紅外光譜儀主菜單下進入紅外光譜測試主程序;
c) 在子菜單下,選樣品掃描,對掃描次數、分辯率、本底等進行設計;
d) 點擊按鈕采集本底;
e) 點擊按鈕采集樣本;
f) 放入樣本(固體樣品用KBr壓片法制作:取少量樣品于瑪瑙研缽中,加KBr粉末(KBr占98-99%),在壓片機上壓片即可);
g) 用箭頭將無關的譜圖點紅,用Clear進行清除;
h) 對有用的譜圖進行處理:
a.用箭頭標出峰值;
b、用鼠標點T,將峰值數字挪動位置;
i) 點打印,打印紅外光譜圖;
j) 點編輯菜單,選擇譜圖庫,將所要加的譜庫用Add加到右邊,點Search鍵,將當前譜圖與庫中標準譜圖進行比較,找出匹配率,點擊打印,打印譜圖。
k) 關機:與開機相反。
四、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工作原理
紅外吸收光譜是由分子振動和轉動能級躍遷所引起的, 組成化學鍵或官能團的原子處于不斷振動(或轉動)的狀態,其振動頻率與紅外光的振動頻率相當。所以,用紅外光照射分子時,分子中的化學鍵或官能團可發生振動(或轉動)吸收,不同的化學鍵或官能團吸收頻率不同,在紅外光譜上將處于不同位置,從而可獲得分子中含有何種化學鍵或官能團的信息。
紅外光波波長位于可見光波和微波波長之間0.75-1000um(1um=10-4cm)范圍,其中
波長 波數
0.75-1000um為近紅外區 13300-100000px-1
2.5-25um為中紅外區 4000-16250px-1
25-1000um 為遠紅外區 650-300px-1
最常用的紅外區域是中紅外區
因為電磁波的波長(λ),頻率(V)及能量(E)之間存在如下關系:
E=hv (為P常數)
C=λv (C為光速=2.9979×1010)
V=c/λ=cv (v波數cm-1)
由上式可知:2.5-25um 波長范圍對應于4000-10000px-1波數范圍。
博精科技是一家集研發、設計、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創新企業。公司以市場為導向,以人為本,以科技為動力致力于各類通用分析儀器、常規實驗儀器、物理光學儀器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有傅立葉紅外光譜儀、紅外測油儀、紅外分光光度計、熒光分光光度計、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測定儀、紅外壓片機、手動粉末壓片機、電動粉末壓片機、全自動壓片機、壓片模具、溴化鉀窗片實驗裝置等。 我們將先進的分析技術方案、分析理念與客戶分享,共同享受科技進步所帶來的便利與價值,同時也希望和國內外更多的廠家達成廣泛合作關系!